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注多孩家庭的科学教养

发布时间:2023-12-01  发布者:云师大二附中

作者:李梦莹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随着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和落地实施,“多孩时代”正加速到来。关注和支持多孩家庭做好家庭教育,既关乎提振育龄夫妇的生育信心与意愿,也关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万千家庭的幸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多孩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父母需要更多理性与分工。相较于单孩家庭,多孩家庭具有家庭结构更为复杂、家庭教养成本更为高昂等特点,往往需要父母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来平衡好工作与家庭、调节好家庭人际关系、处理好孩子之间的矛盾等,导致部分多孩家庭中的父母容易感到“心有余力不足”,无法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孩子的需求。有调研显示,多孩家庭比单孩家庭更容易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父母在应付不过来的状态下容易直接对孩子提出要求或采用命令等强制方式。

多孩家庭中的教养者应当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既要为孩子树立必要的规则,用科学理性的方式引领孩子成长,也要有更多的耐心,一方面控制好情绪,积极运用对话、协商等方式化解家庭成员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父母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学会接纳自身的不完美,不要因苛求自己而产生太大压力。

在多数中国家庭中,母亲对孩子教养活动的参与度往往大于父亲,且主要集中于日常起居、营养膳食、作业辅导等耗时耗力的具体事务之中。照顾一个孩子尚且要花费巨大心力,照顾多个孩子更会在无形中加大母亲育儿的压力。多孩家庭更需要父母之间的紧密配合与合理分工,父亲应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育儿活动中,与母亲共同协商、相互分担,这样既有利于让孩子们感受到充足的父爱,也有利于缓解母亲的育儿压力,提升婚姻生活的满意度和家庭的幸福度。

重视营造和谐的同胞关系。多孩家庭区别于单孩家庭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因家庭内孩子数量的增多,手足间的互动交流会更有利于每个孩子社会与情感功能的发展,但如何构建和谐的同胞关系,发挥同辈群体间的正向影响也成为多孩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多孩家庭中的父母,需要多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特点和需求,想办法在孩子之间营造和谐的同胞关系。

一方面,父母可以引导长子女发挥在同胞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正视老大的家庭角色及地位转变,纾解老大伴随家庭结构变化、弟妹数量增多带来的精神压力与失落心理,帮助老大顺利度过心理调适期。另一方面,应科学用好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赏识激励法等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同胞角色”和“长子女角色”的重要性,引导老大积极参与照顾弟妹的养育活动,收获帮助弟妹的成就感,提升作为长子女的责任心,同时引导年龄小的孩子学会关心和爱护长子女,推动和谐同胞关系的生成。此外,在一些多孩家庭中,父母有时可能无法做到对每个孩子的绝对公平,无法做到资源分配的绝对平均,那就应当主动做好解释说明,以坦诚的态度引导子女既理解父母也理解彼此,从而避免家庭成员间产生嫌隙,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

尽力避免边际效应影响。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边际效应理论表明,当人们对某件事物产生向往且投入情绪时,在初次体验之时,人们的情感最为浓烈,但随着接触事物频次的增多,情感体验会逐渐淡化。在单孩家庭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无论是父辈还是祖辈都会给予其充分的重视与关怀,尽可能满足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的需求,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抱有充足的热情与期待。但在多孩家庭中,随着二孩甚至是更多孩子的到来,父母从后来出生的孩子身上所获得的成就感、新奇感等情感体验会逐渐淡化,又加上工作、家庭事务繁忙等因素影响,往往会不自觉地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度。

多孩家庭中的父母应转变认知,既认识到教养多个孩子是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也要认识到教养孩子是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完善自身个性品质、实现自我成长的宝贵机会。多孩家庭中的父母还可以在多次为人父母的体验中,不断发现和感受养育的乐趣,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子女的成长,有意识地提升自身观察、沟通、共情等方面能力,最大限度避免边际效应对养育子女造成的影响。

合理利用时间与资源。多孩家庭中因孩子数量增多、养育成本增大,养育者所耗费的心理资源也随之提升。相较于单孩家庭,多孩家庭中的父母更需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善于给工作与生活时间“留白”,为工作与家庭生活安排赋予更大的弹性,才能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各方面挑战,避免因生活压力或工作与育儿的冲突等产生长时间的焦虑感、紧迫感;注重系统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水平,做到有条不紊地应对多个孩子的教养问题,收获更加强烈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克服家庭教育难题的信心与勇气。多孩家庭中的父母还可以充分调动身边的人力和人际资源,必要时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等社会支持力量的帮助,也会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