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风采 > 教育文摘 >

“强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4-03-01  发布者:云师大二附中

作者:刘凤彪来源:中国教育报

只有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融为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从课程思政理念的更新,到思政元素的提炼,再到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究,都需要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并认真践行。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广义的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师文化,要求教师以履行职责为根本、以提升境界为遵循、以践行使命为目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强化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水平,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丰富精神品质。教师要做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以身示范,用明确的育德意识和厚重的育德能力,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人生成长的参照。这一点,应该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师德本意所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点对点”的碰撞,是某一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影响和互动。这个过程应有规范的教学计划、清晰的教学目的,师生之间通过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课堂之上的课程思政,是狭义的课程思政,也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也有“面对面”的接触,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偶然发生的影响或互动。这个过程没有预演彩排,没有教学环节介入,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音容笑貌、脾气秉性等魅力风范留给学生的印象。课程思政不仅出现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课堂之外的教师日常生活之中。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回归本然。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师的课堂教学,绝不应该是打开教材照本宣科、合上书本下课走人那样单线条。假如教师都如此这般冷冰冰地教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道德情感的机器。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通过讲授书本知识及其和社会历史的广泛联系并附加言传身教的示范、人格魅力的影响,承载起传承文化、塑造灵魂的重任。所以,没有挖掘思政元素的课程,只是单纯传授知识,不能很好地开展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等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是完整的课程,也不是完整的课堂教学。只有当书本中的字母符号、图形公式、原理定律与它出现的社会背景或当下的社会现实充分联系起来,恢复课堂教学的原貌,师生才能共同融入鲜活、生动的社会大课堂。

课程思政建设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育人意识。同样一门课程、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梳理出的思政元素知识点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个思政元素知识点,不同的教师讲授的深度、广度以及切入问题的角度和最终的教育效果也会不尽相同。所以,如何挖掘、利用思政元素,开展相应的德育,是对教师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关联起来的教学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教师知识储备的检验。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阵地。为确保课堂教学回归本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终身学习、自觉学习,培育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主动把“一桶水”变为“一潭水”,从本领恐慌走向本领自信,最终才能够在践行教育使命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育能力,成就精彩人生。

课程思政建设对师德修养提出更高要求。在各类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塑造融为一体,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师走在校园、站在讲台,好比站在聚光灯下、舞台中央,是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鲜活的样板。教师做到“身正”,学生自然“不令而行”;教师前导畅游,学生尾随从游。不管教师知识多么渊博,在课堂上如何旁征博引,也不管教师的教学能力多么高超,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多么符合实际,如果教师课上课下表现不一,其任何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教师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传身教、师德师风,是更高层次的课程思政。